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时评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时评 >正文

都江堰放水节启幕 都江堰灌区春灌全面展开

时间:2024-04-12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文 华小峰/图

  杩槎一开,滔滔岷江水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及周边丘陵地区,灌溉千里沃野。4月4日上午,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以“水润天府·万千气象”为主题的2024都江堰放水节启幕。

  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也是四川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放水节的启幕,也标志着今年都江堰灌区春灌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今年的都江堰放水节有何亮点?今年灌区春灌用水如何保障?川观新闻现场直击。

  放水:重现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放水盛况

  当天上午,上千名观众着秦朝服饰,早早到场学习秦朝礼仪,沉浸式体验治水文化。

  放水大典通过古堰源起、往事如水、今朝胜昔、来日可期四大篇章,讲述李冰率众建堰、千年造福川蜀百姓的历史传奇,通过现代演绎与古法祭祀的紧密融合,完整再现古法围堰、截流、祭祀、放水等实景,重现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放水盛况。

  

  都江堰放水大典仪式现场。

  “砍杩槎,放水!”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在竹笼杩槎筑成的临时围堰上,一群青壮年堰工举起利斧,用力砍断岁修时筑起的杩槎上的竹索。紧接着,数十名堰工齐力拉动牵绳放倒杩槎,岷江水瞬时奔流而下,犹如千军万马向成都平原浸润开去。

  今年是都江堰建堰2280年,都江堰灌区已发展成为横跨岷江、沱江、涪江3个流域,幅员面积2.86万平方公里,滋养人口2800万,覆盖7市40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

  如今的放水节不仅是一场传承历史的文化盛事,也是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放水节期间,还将举行“天府非遗展”“千年治水秀”等多项活动,展现都江堰水润沃野千里、绘就成都平原美丽画卷和灌区群众安居乐业、各行业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通过放水节,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天府文化和巴蜀文明魅力,助推都江堰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庆典仪式现场。

  用水:今年灌区保障1154.8万亩灌面用水

  “都江堰放水节呈现了都江堰人民崇尚先贤的优良传统和世世代代对水利工程的保护。”参加放水节活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表示。

  正如夏泽翰所说,因为长期坚持一岁一修和清明放水的制度,2280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焕发勃勃生机。

  

  千年古堰清明放水。

  放水节的启幕,都江堰灌区春灌也全面展开。

  今年,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从去年的1133.2万亩增至1154.8万亩,如何保障今年春灌用水?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今年都江堰灌区用水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用水需求不断增大。比如,今年都江堰灌区各县(市、区)用水需求达到86.2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1.6亿立方米。同时,预计今年春灌用水期间,灌区降水接近正常但略偏少,气温略偏高,有中等强度春旱和夏旱。

  如何应对新挑战?该负责人介绍,去年该中心就编制了《都江堰灌区2024年度供水计划》,灌区将根据天气情况和用水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用水阶段的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科学指导春灌用水工作。在渠道岁修工程方面,灌区陆续投入4000余万元,共整治渠系153公里、清淤615公里,为春灌用水打好工程基础。

  冬春蓄水是保障春灌用水的关键。自去年冬季以来,都江堰灌区以蓄、引、输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蓄水工作。春灌启动前,灌区蓄水12.4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多蓄水5000万立方米,可以保障灌区春灌用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保栽水稻面积达598.4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将进一步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4/4/5/a5fbb1b33ac149d1932883f52bfc0ff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文化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文化时评网 lywh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14598号-154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